400-160-5799

新闻中心 news

科学搭配 提升素养 让健康从把好营养关开始

发布日期:2019/07/12 浏览量:4019 来源: 山东省同泰维润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

 1562896990123333.jpg


       近日从苯甲酸钠厂家了解到,由于我国居民饮食普遍高盐、高脂,吃得过于精细、单一,高血压、糖尿病、脑中风等慢性病逐年高发,目前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要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首先要从改善营养做起。

       改善营养从生活细节做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对于人的健康和寿命来讲,遗传因素仅占15%,生活方式的影响占到60%。如果控制好生活方式和行为可以减少大部分慢性病的发生。“在我国,由于营养摄入不均衡,造成超重、肥胖人群快速增长,这也是目前我国慢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指出,实际上,如果控制好生活方式和行为,可以预防大部分的慢病,“其中,首要的可改变因素就是均衡、健康、科学的膳食。”对此,王陇德给出了“十个网球”和“四个一”的饮食建议。所谓“十个网球”,即每天食用不超过1个网球大小的肉类,相当于两个网球大小的主食,要保证3个网球大小的水果,不少于4个网球大小的蔬菜。“四个一”即每天1个鸡蛋、1斤牛奶、1小把坚果、1副扑克牌大小的豆腐。王陇德表示,改善营养要从生活细节做起。



timg (1).jpg
 

         防控慢病从儿童膳食抓起
  “刚参加工作时,让孩子们吃好、胖起来是我的任务。20多年后,我的任务还是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吃好,但目的却是为让孩子们赶快瘦下来。”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感慨道。1995—2014年,儿童的生长迟缓和消瘦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却从5.3%上升到20.5%,增长了近5倍。“如果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2030年我国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将达28%。”

  减少超重儿童的出现,依然需要从“吃”入手。实际上,在指导儿童膳食方面,我国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如营养餐的管理等。“目前最重要的是这些政策如何得到落实,不仅要在学校里落实,还要在每个家庭里落实。”对此,杨月欣建议,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共同携手开展儿童体重控制多级预防,同时加强营养人才培训,为学校配备营养师专业人员,加强营养教育,把营养管理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食品产业向营养健康转型
  防控慢病、居民饮食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食品产业的转型。那么如何转、怎样转?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孙君茂表示,农业农村部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但是转型仍然面临三个不平衡和两个不协调的矛盾。
 
  如何应对食品产业营养健康转型的诸多矛盾?孙君茂认为,应该从两个坚持出发,即坚持“大食物、大营养、大健康”理念,坚持“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其中,大食物即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大营养的本质则是“连”,即强化食物营养功能的科学评估,把慢病引发因素与营养功能食物开发有效对接起来,树立细分人群健康需求、营养型食物生产、食物合理消费三位一体的大营养观。大健康的本质就是“全”,即生产、消费、身心全面健康。

  据孙君茂介绍,今年农业农村部将启动食物营养定期监测,“只有摸清楚食物端的营养品质结构,才能更好地在整体上进行把控,为后续健康营养改善发挥作用。”推进过程将从两个小端发力,一是特色农产品,如枸杞、茶叶以及一些营养价值高的杂粮、杂豆,另一个则是营养强化的农产品。

  信息技术融入营养干预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防控慢病也进入了4.0时代。“用大数据分析为干预策略制定和精准营养的实现打开了一道大门。”北京大学医学部美年公共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宁毅表示,精准营养或个体营养,就是基于个人的基因、独一无二的菌群、健康史、环境因素(包括饮食和生活习惯)和各种生物信息组学,给予量体裁衣式的针对性的营养,以期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
  大数据分析是实现慢性疾病精准干预的一个方向。宁毅认为,随着研究深入、互联网发展,有望实现针对个人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动态追踪干预效果并及时调整方案,以实现预期干预结果,预防疾病和促进疾病的康复。
  会议同时启动了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合作进行的营养代餐干预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实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意味着“管住嘴”可能将会有全新的科学解释,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也将会有一个新的方式。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雁表示,我国作为全球糖尿病医疗负担最严重的10个国家之一,越早对糖尿病进行干预,收益会越大。(苯甲酸钠生产厂家)